1960大饥荒,1942和1960哪个严重

 胡来网   2023-06-11 19:41   178 views 人阅读  0 条评论
摘要:

老农:那时候没东西吃,没东西穿,也没东西穿。这是2015年社会跟不上我们的新趋势。别人说你就正常了,别往心里去这个问题涉及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具体情况,具体解释如下:一.导言:三年困难时期

  老农:

  那时候没东西吃,没东西穿,也没东西穿。这是2015年社会跟不上我们的新趋势。别人说你就正常了,别往心里去

  这个问题涉及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具体情况,具体解释如下:

  一.导言:

  三年困难时期是指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运动和中国大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造成的全国粮食短缺和饥荒。在农村,经历过这一时期的农民称之为艰难的生活,贫穷的一年,贫穷的一年。80年代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来改名为三年困难期。国外有学者称之为三年饥荒,西方学者也称之为大跃进饥荒。

  二、详细解释:

  1、干旱统计:

  据《中国灾情报告》记载,1958年“1月至8月,全国发生大规模旱灾……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川西南、云南、贵州,华南、广东、广西。春旱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严重影响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河北省中部和东部连续200多天没有雨雪.五月中旬.中国西南部、南部和河北省东部一直遭受干旱。夏季,华东和东北地区800多万公顷农田遭受干旱。吉林省266条小河流、1384座水库干涸,这是近30年来前所未有的干旱。这一年,干旱影响了24个省和自治区的2236万公顷农田。”

  1959年,“1月至4月,河北、黑龙江发生严重春旱。由于去年冬季以来降水稀少,春旱影响了河北省150万公顷小麦的生长,造成灾害62万公顷,另有20万公顷耕地需要用水采摘;黑龙江省.150万公顷耕地深达2英寸以上,少数深达4-5英寸,历史罕见。”7-9月,渭河以南、黄河中下游、南岭山、武夷山以北广大地区普遍无雨,福建、广东连续60天无雨。因此,包括河南、山东、四川、安徽、湖北、湖南、黑龙江、陕西、山西等20个省区的旱灾分别占77.3%(受3380.6万公顷影响)和82.9%(刘英秋主编《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认为“是新中国成立10年以来旱灾最严重的一年”。1959年的严重干旱表现出显著的水文特征。那一年松花江濒临干涸,丰满水库缺水发电。淮河和淮河同期最低水位(有记录)。江苏省山区37万个池塘、小水库干涸(占本省同类型工程的67%)。湖北唐嫣已经干涸到80%,8月中旬以来河水几乎干涸;因为河水极低,长江沿岸共有121座水闸和161个开口,只有50座水闸和13个开口可以自行放水。湖南省邵阳、衡阳、湘西的71万个水塘、大坝,9月中旬有一半干涸。

  1960年,持续干旱扩大:“1月至9月,北方干旱严重。上半年,北方干旱。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陕西七省大部分地区从去年秋天开始就缺少雨雪。部分地区干旱期持续300-400天,受灾面积达2319.1万公顷,造成灾害1420万公顷;其中,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灾情均在530万公顷左右,共计1598.6万公顷,灾情约808.5万公顷。伏牛山的大部分河流——山东省和河南省沙河以北的河流已经被切断,从济南到范县的黄河已经被切断或接近切断40多天。八百万人缺乏饮用水。夏秋两季,南方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东、云南、四川等省的旱灾受灾面积均超过66.6万公顷(按以下:旱灾

  1961年,旱灾持续:“1月至9月,全国发生严重旱灾。我国干旱地区受灾面积达3784.6万公顷,灾害1865.4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黄土高原和西辽河流域。当年3-6月,海河水系赵王河和朱龙河平均流量异常不到一半。西辽河通辽站3-6月平均流量只有0.123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少99%!安徽省正阳关和蚌埠站以及江苏省洪泽湖6-8月的平均流量比年平均流量少80%。湖北省襄阳特区8县大小河流325条,断流312条。

  1962年,“1月至9月,全国发生大规模旱灾。从去年冬天开始,湖南西北部、广东北部、四川北部、江苏北部、安徽中部南方雨雪稀少,2月份约100万公顷干旱;3月,干旱地区扩大到河南、湖北、贵州、陕西等省,总面积360万公顷.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呼伦贝尔、乌兰察布地区,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吉尔吉斯斯坦西北部,干旱期长达200-400天,连水井河流都断了,人畜难吃水.这一年中,干旱影响了主要在北方的21,700个省(市)

  人们过去常常把近年来的灾害称为“三年自然灾害”。事实上,从干旱灾害的延伸和转移来看,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严重干旱灾害持续了大约四年。1959年夏秋季至1960年夏,以黄河流域、西南和华南为主,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以1961年春、夏、秋为主;以及1962年春、夏、秋三季华北、东北黄河流域的干旱。人们在讨论和研究中往往忽略了1958年和1962年也是严重的干旱灾害。从宏观上看,1959-1961年集中的严重干旱有一个发展、高峰和下降的过程。

  2.受影响人口:

  1959年全年受灾人口8043万,比1949-1958年平均水平高出80%以上,其中山东、湖北、四川各占1000万。今年春季有9770万人遭受饥荒(主要指食物短缺的人,包括逃离饥荒、营养性疾病、破产、卖送孩子、非正常死亡的人),相当于1949年33541958年每年平均值的2.87倍。

  1960年的灾情不仅超过了之前的面积,而且在1959年灾情的基础上持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受灾地区人口达到9230万,春季人口短缺高达1298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3.8倍。另一个特点是旱、洪灾同时发生,反差极大,一个省内,部分地区暴雨洪水泛滥,另部分地区持续干旱,给救灾带来复杂困难。

  1961年成灾人口16300万,也超过了上年。本年春荒人口高达21800万,相当于1949——1958年各年平均值的6.4倍,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本文地址:http://www.hzdgpx.com/2029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由 胡来网编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